据报道,由于近期中日关系趋紧,诸多日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在华日企甚至已经停工。然而,由于中日经济相互依存,抵制日货难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需要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掐住日本经济的命脉? 日本的灾难以及所造成的生产中断,使世人开始注意到那些在日本以外鲜为人知但在全球具有主导地位的,比如吴羽化学工业(KUREHA CORP.)。 华尔街日报称,苹果的一位代表3月底曾致电吴羽化学工业美国办事处。原因是,苹果颇受欢迎的IPOD中所使用的锂电池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他们追根溯源后发现,供应瓶颈出现在这家相对不为人知的日本化学品生产商那里。 在锂电池所需的特种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全球市场上,吴羽化学工业占有70%的份额。日本地震后,该关闭了位于地震中心附近福岛县磐城市的工。这是该生产聚偏二氟乙烯的地方。 不仅是作为锂电池的正负极粉末的粘合剂,PVDF应用的下游行业极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子电气和氟碳涂料三大领域,在建筑、纺织等领域应用也非常广。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向早报记者表示,日本化工业的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且拥有许多世界的化工,例如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目前,日本在一些关键化工原料产品的制造方面有较大优势,如乙烯、聚氯乙烯、甲乙酮和精细化工产品等。 旭化成株式会社4月1日声明,该用于生产酚醛泡沫绝热板和涂覆用铝浆将分别于4月底和两三个月后恢复生产。但具体复产情况,还要看电力、原材料以及燃料供应的恢复情况。此外,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ETSU)一家聚氯乙烯工此前停产。 从地域上看,重灾区鹿岛是日本化工重镇之一,目前位于鹿岛的装置基本都处于停产状态(包括三井12万吨TDI、旭硝子11万吨环氧丙烷、日本乳化剂3万吨乙二醇等产能),且停产周期预计大多在2个月以上。 在环氧丙烷方面,住友20万吨、NOC18万吨和旭硝子11万吨预计均至少2个月内无法正常供应。目前供需趋紧使得环氧丙烷价格上行趋势初现。在国内,滨化股份将重点受益。 其他化工产品方面,化工易贸的行业分析师朱荣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VCM(氯乙烯)的国际价格开始上涨,从地震前的940美元/吨左右涨到了1100美元/吨左右。 在液碱方面,地震前国内出口价格在340美元/吨左右,现在达到了430美元/吨,“这反映的不完全是供需的情况,有不少炒作因素。” 朱荣称,“PVC和烧碱所受的影响明显。这些领域中,国内较大的上市包括新疆天业、中泰、中石化等。” “从历年中日贸易情况看,在化工行业,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关键化工原料和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品,而出口的大部分为初级大宗产品。由此可见,中国的化工企业主要是给日本企业提供基础原材料,而日本企业主要给中国企业提供关键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这二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较大,而替代效应和竞争关系并不十分明显。”常轶智说。 “日本化工行业的产能受损,会对周边国家的化工产品有一定的拉动,相关产品的价格会有上涨。但是从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华东一家大型的石化炼油企业说。 以上信息由镇江市建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PP风管,PVDF管信息请访问http://www.zjjcsl.cn |